佛法精句

有待完善

诗偈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 觉林菩萨偈
如果凡夫想真正了解和知道三世十方一切佛陀的真实境界。
那么应该用心的去观察:法界之中的一切法,都是由心识显现出来的。
众生的心只是被动;了知法界性心意识转为妙用。
众生本自具足与诸佛平等的佛性,即是华严一真法界的精神所在。

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无他秘密。
—大愚阿阇黎

修行的六个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
第二:打坐持咒,心念耳闻。
第三:念起即觉,不压不随。
第四:按时上座,不急不缓。
第五:下座观照,绵绵密密。
第六:心量广大,容纳一切。
—元音老人

拈花怎么传,不妨密且禅,
归隐扬眉际,相逢瞬目边。
一期从古棹,三界任横眠,
临行无剩语,珍重一声○。
—大愚阿阇黎

悟心铭
不是有心    不是无心    不是不见    不是不闻    了了觉知
不著见闻    荡然无住    是名无心    心若无住    妄依何立
妄既不立    夙障自除    问心何来    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
同属幻影    妙用恒沙    尽是缘心    缘心息处    顿证无生
无生实相    非可眼见    杳杳冥冥    其中有精    证悟之者
名曰见性    是故无求    心自宁一    无心可惑    即是大定
得大定者    无动无静    无得无失    无喜无嗔    本位不移
起应万机    不变随缘    即无生死    成佛要诀    如是而已
—二祖王骧陆上师

著有不解空,昧却主人翁。
空有皆不住,即是大神通。
住空不知有,死水黑山中。
若人会此意,面向西看东。
—元音老人, 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

切忌从他觅,迢迢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心经抉隐引良价禅师

寂灭天真体 从来无得人
须依二空理 当证法王身
—元音老人

有心俱是妄 无执乃名真
若悟非非法 逍遥出六尖
—元音老人

心随万物转 转处实能幽
随缘识得性 无喜亦无忧
见色非干色 闻声不是声
色声不到处 亲到法王城
—元音老人

禅河随浪静 定水逐波清
澄清生觉性 亡虑灭迷情
—元音老人

心境顿消融 分明色与空
欲识本来面 青山白云中
佛性天真事 谁云别有师
謦劾掉臂处 穿衣吃饭时
不费纤毫力 何曾动所思
众生皆平等 日用自多疑
—元音老人

海底金鸟天上日 眼中瞳子面前人
若人信得家中宝 啼鸟山花一样春
—元音老人

身在海中休觅水 日行山岭莫寻山
莺啼燕语皆相似 莫向前三与后三
初悟始到法身边 勤除旧习把功添
证到无为的的处 顺逆无拘神通现
—元音老人

有相有求俱是妄 无明无见堕偏枯
堂堂密密何曾间 一道寒光烁太虚
不是众生不是相 春暖黄莺啼柳上
说尽山云海月情 依前不会空惆怅
空惆怅 万里无云天一样
—元音老人

雾失楼台,绿漫溪渡,桃源不离寻常处!
境无好恶心有别,任运休将知见树!
桥跃长虹,鱼传尺素,风光本自无穷数!
随缘放旷任沉浮,甘作春泥群芳护。
—元音老人,《踏莎行》

说尽云山海月情,
唇吻未动心勿行,
玉兔怀胎蚌含月,
泥牛入海木龙吟!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
(一)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二)明心见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三)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也。
(四)明心见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五)明心见性者,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也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

传法偈

七佛传法偈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初祖迦叶尊者偈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第二祖阿难尊者偈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偈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第四祖优波毱多尊者偈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偈
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第六祖弥遮迦尊者偈
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第七祖婆须蜜尊者偈
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第八祖佛陀难提尊者偈
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第九祖伏驮蜜多尊者偈
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第十祖胁尊者偈
传说出生时已须发斑白,时人讥他衰老,他立誓:
“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不得六神通、不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至席(不睡觉)” 故称胁比丘。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偈
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第十二祖马鸣尊者偈
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第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偈
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

第十四祖龙树尊者,在汉传佛教中被尊为“八宗共祖”,偈
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偈
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偈
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

第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偈
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偈
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

第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偈
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

第二十祖阇夜多尊者偈
言下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俗称世亲菩萨与其兄无著同为大乘瑜伽行派的创立者。偈
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第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偈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第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偈
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

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偈
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偈
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

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偈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偈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祖师,又为中华禅宗初祖,偈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其中“祖师”即指菩提达摩。“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被认为是最上乘的如来禅;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亦为中华禅宗二祖,偈
他少时出家,通晓佛典,后立雪断臂,拜达摩祖师为师,并传其衣钵。彼时,达摩禅在中土的传播并不顺利,佛教同门非议,甚至屡遭迫害:达摩六度中毒,慧可遭到辩和法师的陷害,最终被地方小吏所杀,可见斗争之残酷。但达摩、慧可及其弟子门人,于艰难困苦之中筚路蓝缕,坚持不懈,终于使禅宗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佛教的第一大宗。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第三十祖僧璨大师,亦为中华禅宗三祖,偈
他得传正法后,逢北周武帝灭佛,故常年隐居山林,著有《信心铭》传世。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师,亦为中华禅宗四祖,偈
从初祖达摩至三祖僧璨,基本都行头陀行,游方各地随处行化;道信起初也行头陀行,后安居双峰山,聚徒众至五百,宗风大振。他改革单纯依赖布施的头陀生活,为农禅自给的丛林生活;后世禅宗的丛林制度,可说肇始于此。唐太宗李世民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宫,道信坚辞不去,被赐以紫衣。唐高宗时圆寂,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师,亦为中华禅宗五祖,偈
因其于蕲州黄梅双峰山东山寺聚徒传法,故世称“五祖黄梅”,并称其禅法为“东山法门”。“东山法门”使禅宗传教自《楞伽经》转为《金刚般若经》,开创了禅宗发展的新阶段。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师,亦为中华禅宗六祖,偈
他继承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对后世禅宗影响巨大。学界一般认为,六祖慧能才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从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禅宗逐渐本土化,至慧能而真正创宗立派,使禅宗成为隋唐佛教八大宗之一。
自慧能大师不再传衣,变单线传法为多端弘道,“一花开五叶”,衍化为五家七宗,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后由临济宗又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七宗。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经句

觉林菩萨偈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圆觉经

一、 文殊师利菩萨章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二、普贤菩萨章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为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三、普眼菩萨章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四、金刚藏菩萨章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相,无有是处。

五、弥勒菩萨章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
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城。

六、清净慧菩萨章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巳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七、威德自在菩萨章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八、辩音菩萨章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
三法顿惭修,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九、净诸业障菩萨章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瞋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入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
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十、普觉菩萨章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万刹。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亲近无骄慢

远离无瞋恨,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十一、圆觉菩萨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十二、贤善首菩萨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六祖坛经

《神秀偈》—止恶从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慧能偈》—自净其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谁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扇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今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忘染污名。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会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舂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摩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金刚经

待续

维摩诘经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
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There are twenty difficult things to attain in this world:
  1. It is hard for the poor to practice charity.
  2. It is hard for the strong and rich to observe the Way.
  3. It is hard to disregard life and go to certain death.
  4. It is only a favoured few that get acquainted with a Buddhist sutra.
  5. It is hard to be born in the age of the Buddha.
  6. It is hard to conquer the passions, to suppress selfish desires.
  7. It is hard not to hanker after that which is agreeable.
  8. It is hard not to get into a passion when slighted.
  9. It is hard not to abuse one’s authority.
  10. It is hard to be even-minded and simple hearted in all one’s dealings with others.
  11. It is hard to be thorough in learning and exhaustive in investigation.
  12. It is hard to subdue selfish pride.
  13. It is hard not to feel contempt toward the unlearned.
  14. It is hard to be one i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15. It is hard not to express an opinion about others.
  16. It is by rare opportunity that one is introduced to a true spiritual teacher.
  17. It is hard to gain an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of being and to practice the Way.
  18. It is hard to follow the way of a saviour.
  19. It is hard to be always the master of oneself.
  20. It is hard to understand thoroughly the Ways of Buddha.”
—The Sayings of the Buddha in Forty-Two Sections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楞严经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大悲观世音菩萨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发大重愿 —大愿地藏王菩萨

愿度娑婆去极乐,苦因依止,自度度他,快去快回—地藏经,大航法师

大石头在船上,自己和菩萨大愿载业,一念菩提心远离恶道诸障碍,从可怜乞丐成自己的主人—地藏经,大航法师

务实的讲,走出大殿大愿还剩多少—地藏经,大航法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Create no evil, cultivate all good, and purify the mind. These are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 即为谤佛 不能解我所说故。—金刚经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经论收录列表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1 (图片)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2
《佛说阿弥陀经》3
《佛说四十二章经》4
《证道歌》5
《普贤菩萨行愿品》6
《文殊菩萨发愿经》7
《弥勒三经》8
《楞严经》9 (11)
《大鉴禅师法宝坛经》10
《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11
《维摩诘经》12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13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14
《楞伽经》15
《地藏菩萨本愿经》 16
《妙法莲华经》17 (2)
《菩提达摩大师血脉论》18
《菩提达摩大师破相论》19
《菩提达摩大师悟性论》20
《菩提达摩大师无心论》21
《菩提达摩大师入道四行观》22
《顿悟入道要门论》23
《信心铭》24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25
《大乘百法明门论》26
《大乘起信论》27
《最上乘论》28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29
《唯识三字经论释》30
经论精句 31
《瑜伽师地论》读诵 -YouTube视频链接

英文参考资料 (5)
《心经》英文转载 1
《佛心经》中英对照 32
《楞严经》英文参考链接 33
《金刚经》英文转载 34
《六字大明咒修法》中英对照
English Translated Material access via e-视频链接及English

滚动至顶部